冯德莱恩的“稀土表演”翻车,中国反手加税5年,欧盟这回真急了?
G7峰会上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掏出一块稀土磁铁,煞有介事地宣称中国在“武器化稀土”,呼吁盟友联手应对“中国冲击”。
可话音刚落,中国商务部一纸公告直接砸了过来——自7月1日起,对欧盟不锈钢钢坯等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,而且一征就是5年。
“低价倾销”的老毛病,欧盟为何改不掉?
不锈钢钢坯、热轧板卷这些产品,听起来冷冰冰,却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——造船、集装箱、铁路运输,哪个不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?
中国本就是全球不锈钢生产强国,欧盟企业想挤进中国市场,只能靠“白菜价”硬闯。
商务部调查显示,欧盟对华倾销幅度最高达43%,这才逼得中国不得不挥出关税大棒。
其实,这已经是中国的“二次警告”。
早在2019年,中国就对欧盟不锈钢征收反倾销税,给了4年整改期。
可欧盟钢铁业深陷能源危机和环保转型的泥潭,本土需求暴跌,只能拼命往海外甩货。
全球最大不锈钢消费市场是谁?
中国。
于是,欧盟企业一边喊着“公平竞争”,一边把低价钢坯往中国塞,这操作属实有点“双标”。
冯德莱恩的“稀土戏码”,演砸了?
更讽刺的是,就在冯德莱恩高调炒作“中国稀土威胁”时,欧盟官员私下承认:欧盟100%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。
稀土不仅是战斗机、导弹的“工业维生素”,更是新能源车、风电涡轮机的核心材料。
中国承担了稀土开采的环境代价,却换来欧盟倒打一耙。
有网友调侃:“按特朗普的逻辑,欧盟该给中国写感谢信才对!”
中方并非没有诚意。
今年初,中国刚批准了一批对欧稀土出口许可,可欧盟转头就搞出“去风险”战略,甚至酝酿对中国电动车加税。
冯德莱恩的强硬姿态,连G7盟友都接不住——现场其他国家代表集体沉默,场面一度尴尬。
中欧合作的路,到底该怎么走?
中国这次加税,看似强硬,实则留了余地。
反倾销税针对的是具体企业,并非“一刀切”封杀。
更何况,中方早就向冯德莱恩发出访华邀请,中欧建交50周年的节点,本是修复关系的黄金机会。
但问题在于,欧盟是否愿意放下“教师爷”架子?
一边指望中国开放市场、供应稀土,一边又跟风美国搞“脱钩断链”,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买卖?
德国工业联合会最近就急了,公开警告:“与中国硬脱钩,欧盟工厂得先关门一半!”
说到底,贸易战没有赢家。
冯德莱恩若继续把欧盟带进“对抗死胡同”,恐怕下次中国亮出的,就不止是关税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