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《爱情公寓》里那个风情万种的"秦羽墨"赵文琪,在网上发视频哭了。
视频里她头发凌乱,声音带着哭腔:"被骗了!识人不清,努力全白费!"
原来她去年刚开的美甲品牌"羽墨美甲",现在被合伙人搞得一地鸡毛——公章、合同、U盾全被对方攥在手里,自己这个大股东成了摆设,更惨的是加盟商们天天在评论区讨公道:"每个月都在赔钱,到底谁来管?"
从"秦羽墨"到美甲店老板:明星跨界的"美丽陷阱"
谁能想到,当年在《爱情公寓》里喝着红酒、踩着高跟鞋的"秦羽墨",如今会为了一个美甲店愁白了头。
2024年4月,赵文琪兴冲冲地在社交平台官宣:"我开美甲店啦,叫'羽墨美甲',以后要在全国和大家见面!"
字里行间全是对"美丽事业"的憧憬。
那会儿她大概觉得,凭着"秦羽墨"的国民度,开店还不是手到擒来?
可现实很快给了她一巴掌。
开业没多久,就有顾客吐槽"美甲师技术差"、"价格虚高",赵文琪不得不紧急发文道歉:不满意就退款重做,一定给大家解决!"
现在看来,这些"小问题"或许只是冰山一角——她当时可能根本没意识到,自己找的合伙人,早就布好了一个更大的局。
今年1月,赵文琪注册了杭州羽墨品牌管理有限公司,自己当大股东,拉了"杭州有点好看品牌管理有限公司"做二股东。
本以为是强强联手,结果成了引狼入室。
她在视频里委屈得不行:"公章、U盾、员工合同,全被他们拿走了!我这个大股东想管公司,连门儿都没有!"
更扎心的是,她还点赞了一条评论:好处没捞到,出事你来担责。
这话简直像刀子一样,扎在所有想跨界创业的明星心上。
加盟商集体维权:"每月都在赔钱",明星光环救不了烂摊子
赵文琪的视频一发,评论区立刻成了加盟商的"讨债现场"。
有人哭着问:我们加盟商怎么办?交了加盟费,现在店开不下去,每个月都在赔钱!
还有人直接@品牌方:当初冲着赵文琪来的,现在总部不管不顾,货也发不出来,这不是骗钱吗?
这些加盟商当初恐怕是冲着"明星开店,靠谱"才掏的钱。
毕竟"秦羽墨"的形象摆在那儿,谁能想到背后的公司管理会乱成一锅粥?
有懂行的网友留言:U盾不是有两个吗?授权和操作分开,你拿授权就能管钱啊!
赵文琪回复得特无奈:他们不给。
这就奇了怪了——作为大股东,连最基本的财务控制权都没有,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看条款?还是被合伙人画的"赚钱大饼"糊住了眼?
现在品牌方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,既不回应赵文琪的指控,也不管加盟商的死活。
赵文琪自己倒是挺委屈,又是发视频求助,又是点赞评论卖惨,但那些掏了真金白银的加盟商怎么办?
他们可没"秦羽墨"的光环,赔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。
明星开店频"翻车",到底踩了哪些坑?
这件事看着是"明星被合伙人坑",其实背后藏着一个更普遍的问题:为什么明星开店十有八九会翻车?
赵文琪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往前数数,多少明星餐厅、潮牌店开了关、关了开,最后要么卷钱跑路,要么坑了加盟商,说到底都是同一个原因:把"明星光环"当成了万能钥匙,却忽略了做生意最基本的逻辑。
首先是"甩手掌柜"心态,很多明星觉得自己出个名字、拍几张照片就能躺着赚钱,具体管理全交给"专业团队"。
赵文琪可能到现在都没搞明白,公章和U盾为什么会落到二股东手里——当初是不是觉得"对方是专业的,我不用管"?
结果人家把核心资源一垄断,她这个大股东瞬间成了摆设。
可是做生意哪有这么简单?连自己公司的公章在哪儿都不知道,不被骗才怪。
其次是对"加盟模式"的盲目迷信,明星开店特别喜欢搞加盟,觉得收加盟费来钱快、风险小。
可他们没想过,加盟商不是韭菜,粉丝才是韭菜,人家是冲着"能赚快钱"才来的。
如果总部连供应链、管理、售后都搞不定,光靠明星脸忽悠,最后只能是加盟商赔钱、明星砸招牌。
赵文琪的加盟商现在"每月都在赔钱",不就是因为总部失控,没人管他们的死活吗?
最要命的是"法律意识淡薄",签合同的时候不仔细看条款,公司注册时不明确权责,出了事才想起"求助网友"。
赵文琪现在说"对方长期霸占公章",可法律认的是证据和合同。
如果当初在公司章程里写清楚"公章由大股东保管",或者注册公司时就把U盾牢牢抓在手里,还会有今天这出吗?
最后:
明星光环≠商业能力,做生意不是拍电视剧,光靠脸和情怀撑不起一家公司。
合伙前擦亮眼睛,合同条款看仔细,核心权力抓在手,别等被坑了才哭着求助。
加盟商别迷信明星,赚钱要靠实打实的运营,不是明星的签名照。
希望赵文琪能早点解决这场纠纷,也希望其他想跨界的明星能引以为戒:做生意不是过家家,坑了自己事小,坑了那些信任你的加盟商和粉丝,可就再也洗不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