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外卖补贴战升级:单日清空半年库存,茶饮店迎来 “甜蜜烦恼”

2025 年 7 月 5 日,美团外卖单日零售订单突破 1.2 亿单,其中餐饮订单超 1 亿单,创历史峰值。这场由平台补贴引发的消费狂潮中,多家茶饮店出现 “单日卖空半年库存” 的罕见现象,蜜雪冰城、茶百道等品牌门店订单小票打印长度达三米,店员直言 “忙到崩溃”。这场看似 “全民薅羊毛” 的狂欢背后,实则是互联网巨头争夺即时零售入口的白热化竞争。

一、订单激增:从 “奶茶自由” 到供应链承压

美团在 7 月 5 日推出的 “0 元购” 补贴活动成为导火索。用户领取红包后,可免费获得奶茶、汉堡等商品,选择到店自取则完全免单。这一策略直接点燃消费热情,蜜雪冰城某门店单日销量突破 4000 杯,相当于该店过去 6 个月的总销量;茶百道部分门店因订单积压,被迫暂停接单并启动 “预售模式”。

供应链危机显现:高频订单对门店备货、制作和配送形成三重考验。某奶茶店长透露,为应对激增需求,门店紧急从区域仓库调货,甚至临时采购竞品原料救急。配送端同样承压,美团 App 因瞬时流量过大出现短时崩溃,骑手卢叔(化名)表示,部分订单配送时长从 30 分钟延长至 1 小时,用户投诉量激增 30%。

二、平台博弈:千亿补贴背后的流量争夺

这场补贴大战的核心是美团、阿里、京东三大巨头对即时零售入口的争夺。淘宝闪购宣布投入 500 亿元补贴,京东启动 100 亿补贴计划,美团则通过 “膨胀神券”“神会员” 加码站内优惠。高频外卖场景被视为撬动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的关键 —— 美团闪购 6 月日均订单超 9000 万单,京东外卖上线 90 天日均订单突破 2500 万单,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 6000 万单。

差异化竞争策略:美团依托小象超市和美团闪购,强化生鲜和 3C 品类供给;京东以 “家电 3C 一小时达” 切入,试图将外卖用户转化为电商客户;阿里则通过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运力,主打 “全品类 30 分钟达”。高盛数据显示,2025 年上半年三大平台在外卖领域的总投资额已达 250 亿元,预计全年补贴规模将突破千亿。

三、行业震荡:从资本市场到终端生态

补贴狂欢对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:港股新茶饮板块集体走强,茶百道、古茗单日涨幅超 10%;餐盒供应商恒鑫生活股价飙升 16%,创 “6 连涨” 纪录。但资本市场对烧钱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,美团股价一度跌超 4%,三大巨头港股市值单日蒸发超千亿元。

监管介入敲响警钟:5 月 13 日,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平台企业,要求规范补贴行为,保障商户和骑手权益。部分餐饮老板反映,平台强制要求参与促销活动,导致毛利率压缩至 15% 以下,部分中小商户被迫退出。专家建议,平台应将补贴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向供应链优化,如美团 “超脑” 系统通过 AI 调度提升骑手顺路单比例至 75%,京东试点无人机配送降低 30% 运力成本。

四、未来挑战:从流量争夺到价值创造

这场补贴大战暴露了行业的深层矛盾:用户对低价的依赖与商户盈利需求的冲突、平台扩张与监管合规的博弈。高盛预测,若竞争持续至 2027 年,阿里外卖业务或亏损 410 亿元,美团 EBIT 利润将下降 250 亿元,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.5 万亿元。

破局关键:一是提升非餐品类占比,美团闪购白酒品类 12 小时成交额破 3 亿元,京东外卖用户 40% 转化为电商客户,显示高频场景向高毛利业务的导流潜力;二是技术赋能,如 AI 预测备餐准确率超 90%,区块链溯源增强消费信任;三是合规经营,落实 “互联网 + 明厨亮灶”,完善骑手社保保障。

正如《光明网》评论所言:“外卖竞争不应是零和博弈,而是通过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实现多方共赢。”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谁能平衡短期补贴与长期价值,谁就能在即时零售的新赛道上笑到最后。(本文综合自红星新闻、湖南日报、36 氪及高盛研究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