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1公里外一击必杀! 印巴世纪空战落幕不到60天,美国铁杆盟友竟秘密飞抵中国西安取经。 泰国皇家空军司令阿努拉带着顶级技术团队,走进解放军空军基地会议室时,大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歼-10CE锁定阵风战斗机的模拟画面。
泰国空军内部紧急召开的高级别研讨会上,投影幕布背景是歼-10CE与"阵风"交战的示意图,标题直接写着"史上最大规模超视距空战研究"。 会议桌上摆着印有"猎鹰-2025"字样的演习计划草案。 空军中将阿努拉指着电子地图上的克什米尔区域,向在场军官反复强调:"巴基斯坦雷达在181公里外捕捉到印度机群的运动轨迹,这个数据必须重新建模分析。 "
三周后,泰国空军的JAS-39"鹰狮"战斗机降落在西安某空军基地。阿努拉中将穿着笔挺的白色军礼服踏上停机坪,中方代表打开机密文件箱。 在题为《印度与巴基斯坦空战分析》的专题报告会上,解放军军官用激光笔指着三维空情图讲解:"5月7日夜,印度36架阵风采取密集编队突进时,巴方预警机提前172秒完成战术分配。 "
三维动画还原了霹雳-15E导弹从歼-10CE弹舱抛射的慢镜头,导弹发动机点火后以6马赫速度划出陡峭爬升轨迹。 泰军技术人员快速记录着屏幕上的数据:导弹最大射程突破150公里、主动雷达引导开机距离40公里。 阿努拉中将在提问环节反复确认:"贵方是否开放火控系统与数据链的兼容测试? "
这场会晤引发印度《教徒报》用整版标题怒吼"认知战袭击"。 新德里电视台反复播放着印军发言人镜头:"我们确认击落了9架枭龙。 "但泰国皇家空军官网悄然撤下了原定与印度空军的交流日程。 东南亚某国驻泰武官透露,曼谷近期婉拒了印方联合巡逻邀请。
其实泰国空军的决定早有征兆。 2015年"鹰击"演习中,解放军苏-27的雷达直到30公里距离才勉强锁定鹰狮战斗机,而对方雷达在80公里外就发出锁定警报。 现场拍摄的红外影像显示,苏-27被迫连续释放热焰弹规避。 当时英国《简氏防务》用"惨败"形容中方表现。
三年后歼-10C亮相泰国乌隆基地,状况完全逆转。 泰军飞行员向媒体抱怨:"每次进入80公里距离就被锁定,雷达告警器吵得头疼。 "2019年演习视频里,歼-10C在云层上方突然俯冲,机翼下挂载的霹雳-12导弹模型清晰可见。这次参演的泰国鹰狮全部加装了新型电子对抗吊舱。
泰国空军参谋部保存着厚度超15厘米的歼-10C性能分析报告。 其中载弹量数据页用红笔批注"优于阵风30%",机动性对比表显示歼-10C的瞬盘角速度比鹰狮高7度/秒。 当印巴空战视频里出现拖着黑烟坠毁的阵风时,泰军作战处长对同僚说:"这个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。 "
但曼谷最终选择了瑞典萨博公司升级版鹰狮战斗机,新合同包含12架E/F型号。 交付仪式上美军顾问的笑容略显僵硬。 泰国国防安全委员会的文件解密显示,采购评估报告第17页写着:"若选择中国战机将触发《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》第231条。 "
这份报告附录列举了2018年土耳其采购S-400后遭受的军事制裁清单。 泰国空军特别关注到F-35项目参与资格被取消的案例。 在议会质询环节,防长用激光笔指着地图解释:"选择瑞典装备既能保证区域制衡,又可继续获得美军情报支持。 "
军事观察员注意到新采购的鹰狮战机仍在使用Link-16数据链。 在曼谷航空博物馆的陈列窗里,中美两国武器系统的兼容组件被并排展示。 某位退役将领在回忆录里披露:"我们像在走钢丝,左手握着美国的卫星情报密钥,右手攥着解放军的雷达频率参数。 "
巴基斯坦空军同样经历过认知转变。 2019年珠海航展期间,巴方飞行员亲手触摸歼-10C驾驶舱时还在嘀咕:"这比枭龙贵了1800万美元。"内部会议记录显示,有高级军官坚持要买二手F-16,备忘录写着"中国四代机缺乏实战检验"。
转折发生在"雄鹰-2019"联合演习。 巴军飞行员坐进歼-10C座舱那刻,发现头盔显示器能同步显示200公里外目标。 无线电录音记录着巴方指挥官的惊呼:"他们的雷达过滤杂波能力超过APG-80! "演习复盘时,巴方要求加测超视距项目,最终歼-10C对模拟敌机的击杀比达到11:0。
今年3月伊斯兰堡郊外的空军基地,地勤人员正给歼-10CE安装白色霹雳-15E导弹。 外媒拍摄的照片显示导弹尾翼喷涂着"PL-15E"字样。 当5月7日巴方公布击落画面时,泰国空军作战部长给北京发了加密邮件:"我们需要完整交战数据链时序图。 "
美国智库研究报告指出霹雳-15的射程比AIM-120D远40公里。 五角大楼2024年度评估报告用红色警告框标注:"该导弹使西太平洋杀伤链前推200海里。 "但曼谷选择将新购的鹰狮战机布署在泰缅边境的达府基地,距离中国澜沧江演习区仅380公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