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问你个问题,如果有一天把你送进一个连空调和床都没有的9平米小屋子,每天吃土豆和泡菜,你会不会觉得有点眼熟?
因为韩国前总统尹锡悦,现在就正在经历这套标准套餐。
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瞥到社交平台上在刷,说是朴槿惠出了一口恶气,我没当回事。但翻了几个韩国媒体源头,比如《韩民族日报》《中央日报》和KBS,我发现这事远比表面热闹得多。
简单说,尹锡悦因为涉嫌内乱罪被正式收押,而这罪名,在韩国的刑法体系里属于最重等级之一——最高刑罚是死刑。
这不是随口吓人。根据韩国《刑法》第87条,意图通过暴力推翻国家制度或妨碍宪法运行者,属内乱罪。如果罪行成立,他不是关个几年、出来写个回忆录的问题,是很可能这辈子都得待在那9平米里。
现在回过头去看,朴槿惠2017年被弹劾时,时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特别调查本部长的尹锡悦,是主要推动者之一。那会他抓得很紧、咬得很狠,查得滴水不漏。
朴槿惠不是没记在心里。她在狱中写的那本书《不会对谁都心生思念》,字里行间就反复提到强压认罪政治性检举,虽没点名,但她恨谁,看得一清二楚。
而如今,角色互换。
不是说朴槿惠复仇成功了,而是这种命运的反转,在韩国政坛早已不是第一次。
我查了下资料,从1980年代以来,韩国的总统几乎逃不过卸任即入狱这个魔咒:
• 卢泰愚,因腐败被判17年
• 全斗焕,因政变罪被判死刑,后减为无期
• 李明博,贪腐案入狱17年
• 朴槿惠,亲信干政,判22年
现在尹锡悦要是罪名成立,不仅是又添一位,甚至可能是最严重的一位。
他的案情,也并非孤立。媒体披露,案件牵涉范围远不止他一人。
据韩国检方透露,案件关键点包括以下几条:
• 涉嫌指使情报系统操控舆论,试图影响国会投票
• 利用总统权限打压司法独立,涉嫌违宪操作
• 与特定财阀之间的交易记录异常频繁
这些可不是谁嘴一张就能盖棺定论的事,几乎每一项都有公开调查资料作支撑,KBS与JTBC都在6月的追踪报道中做了图文并茂的梳理。
但比案件本身更讽刺的是,他现在的囚房条件。
不是VIP病房,也不是头等舱待遇。他住的是普通监房,面积9.2平方米,只有电风扇,没有床铺,睡的是薄被。饭是韩式基本餐标——泡菜、米饭、一个土豆,加几块咸鱼。
有人说这还比不上国内大城市的廉租房。
当然他还没被定罪,这只是羁押期。但整个检方态度非常明确,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:对内乱者,不会宽恕。这是摆明了告诉全社会,不会再有特赦操作。
而朴槿惠在去年底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人不能一直恨,但记得谁做了什么,是必要的。
她没有再多谈尹锡悦,但所有人都懂她在说什么。
这事最让我感到复杂的是:韩国政治体系到底是制度健全,还是陷入了一种权力清算的循环?
前任抓现任,现任反手清算前任。每一任上台都带着法治的名义,但到了末尾,几乎无一善终。
有人说这是法治的胜利,我倒觉得是政治的不稳定。因为每一个总统都像是在打仗,不是在治理国家,而是在防身。
我想了很久,为什么韩国会成这样。
有人说是民主化太快,权力制衡不到位。有人说是媒体力量太强,谁摔倒都会被反复放大。也有人说是民意期望太高,一旦失望就情绪反噬。
我倒觉得,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点:韩国的政坛没有真正的退出机制。
你看美国、德国、甚至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,政客退下来以后,或从政坛转入智库、或专注写书、或回高校讲课。但在韩国,离开权力就是脱光所有保护层。每一个卸任者都像是光着身子走在风口上。
而现在的尹锡悦,正在学会接受这种冷风。
他或许想不到,那个曾被他送入狱的女人,如今能坐在大邱老宅的客厅里,边喝参茶边看新闻,眼神里没笑意,但也不再咬牙。
也许她早不恨他了。
但他这次真的没人可恨了。
问题是,下一个他,又会是谁?